👀 你可能會見到呢啲情況:
- 父母成日講:「唔知自己日日做緊啲咩。」
- 做完家務/退休後,好似失咗重心,坐喺度望天,唔講嘢
- 成日用手機刷短片、睇電視打發時間,但睇完又話「冇意思」
- 提議佢哋參加活動會話:「都唔識人啦⋯⋯做嚟做咩?」
呢啲都係 白日夢型父母🥕🤍 嘅表現:
佢哋唔係唔識做嘢,
而係內心慢慢失去咗「我做呢啲有咩意思?」嘅動力。
🧠 佢哋內心可能會咁諗:
「我啲事做晒啦,仲有乜新嘢?」
「我年紀咁大啦,仲可以試啲咩新嘢?」
「你哋忙緊,我又唔想阻你哋。」
「我唔係唔想參與,只係我覺得我已經唔屬於呢個世界。」
✅ 咁我可以點樣溫柔又實際咁陪住佢哋?
🥕 1. 唔好只話「你出去行下啦」,而係一齊做一啲「好玩又無壓力」的事
例如:
「我想學煮一道菜,你做我師傅好唔好?」
「一齊去附近影吓花~唔使趕時間,行吓影吓~」
✅ 唔係要佢哋去改變生活,而係邀請佢哋一齊探索生活。
🥕 2. 幫佢哋搵返「想像力」
唔係淨係睇電視,可以問:
「如果你而家去旅行,最想去邊度?」
「細個你最想做咩?而家想唔想畫低佢?」
✅ 幻想唔係小朋友專利,大人都有想像世界,只係被壓平咗。
🥕 3. 唔用「有咩用」做標準,而係「你開唔開心」
唔需要活動有明確成果,可以講:
「我想你開心下~唔一定要做到啲咩,做吓就當放鬆啦~」
「你成日幫我哋~我都想幫你搵返自己開心嘅節奏。」
✅ 意義感唔一定要來自責任,可以來自純粹享受。
🥕 4. 接受佢哋未必即刻起身,唔代表永遠唔郁
可以講:
「你唔急住答~你有興趣時我哋再試下。」
「我會一直搵唔同嘢邀請你試~你鍾意嗰樣就一齊玩!」
✅ 唔逼佢哋改變,但持續溫柔邀請,總有一日觸動佢哋。
🥕 5. 比佢哋知道:你想佢哋唔止係「屋企人」,仲係一個「值得被探索的人」
你可以講:
「你而家都有好多可能性㗎~我好想睇你再試吓新嘢~」
「唔好覺得冇意思~你生活仲可以好有火花㗎!」
✅ 比佢哋知道:你唔係想佢哋「唔煩我」,而係真心想佢哋生活豐富。
🤍 白日夢型父母想你知道:
「我唔係懶,我只係冇力氣再搵意義。」
「我冇話出口,但我都想有人帶我走出重複嘅生活。」
「如果你肯陪我幻想、陪我行一步,我會願意慢慢出返嚟。」
💬 你可以對佢哋講:
「你可以唔急住做咩,但我想你知道,你仲有好多可能性。」
「你生活未完,唔係等日子過~而係等你發現下一件開心嘢。」
「你唔係負擔~你係我心入面,一個值得被愛,被照顧,被發掘的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