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候,我心裡有很多感覺:
很開心但怕表達太多會尷尬;
有點不舒服卻不想說出口,怕別人會不快樂;
想被理解,卻不知道該說什麼,說了又怕後悔。
我知道,不說不代表沒有感覺。
所以,我開始學習──用屬於我的方式,慢慢寫下並說出內心想法。
1. 用「我感覺到…」開頭,而不是「你為什麼…」
我會試著這樣說:
• 「我感覺到剛剛大家看著我的時候,我有點緊張…」
• 「我其實有點不好意思,但我真的覺得那句話有點難受…」
💡 這種說法是在分享感受,不是指責對方,更容易讓人聽得進去,也讓我能說出真感受。
2. 先寫下來,再選擇說哪一句
有時候開口說不出來,我會先:
• 寫下心裡最想說的三句話
• 看看哪一句說出來我會比較舒服
• 如果實在不想當面說,就發訊息也可以
💡「書寫」不是逃避,而是為了讓自己說得更好、更舒服。
3. 試用比喻,說出我不太會形容的情緒
例如:
• 「我現在的感覺,像一顆洩了氣但不敢爆的紅色氣球…」
• 「我不是不想說,只是腦子像堵住了,不知道怎麼開口。」
透過比喻可以表達情緒狀態,未必精準,但能讓別人更理解我的內在想法。
4. 表情、動作,也可以是溫柔的表達
當我不太會說時,我會:
• 點頭/微笑 → 表示我有共鳴
• 抿嘴/移開視線 → 表示我有一點在意
• 看著對方但不出聲 → 表示我心裡有很多想說,但不知如何開始
如果你願意理解並接納我,我會更放心地繼續說下去。
5. 預告式表達:給自己空間,也給對方心理準備
我可以這樣開場:
• 「我有些話想說,但可能會說得慢,不知道你介不介意等我一下~」
• 「我不是生氣,只是有點卡住,但我想試著表達…」
這些開場白,會幫我騰出一個安全區,慢慢把內心的話說出來。
🧡 小貼士:情感可以細細地、慢慢地說出來
你不需要一次說完全部,只需要:
每次說一點點
每說完一次,就稱讚自己一句:「我做到了!」
不必完美,真誠分享就足夠
🍒 櫻逃語錄
「說得不流利沒關係,可以按自己的節奏慢慢表達。」
「即使我只說一句,也已經是我真心想靠近你的開始。」
「表達不是為了被認同,而是讓自己不再壓抑真實感受。」
如果你也是像我這樣敏感、慢熱、容易尷尬的人,
請相信-你可以用你的方式說出你的心聲。
慢慢來,相信自己;別擔心,總是會有人願意傾聽你的聲音並理解你。 🍒
